婷婷丁香五月天在线播放,国产AV国产AV在在免费线,狠狠综合久久无码AV网站,刺激的乱亲小说43部分阅读

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集團要聞 內容詳情
【學習二十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布局中更好發揮法治保障作用
瀏覽:916 時間:2023-03-15 來源:本站

 

黨的二十大報告,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方位,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綱領。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黨的二十大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黨的百年法治奮斗史上書寫了新的光輝篇章,彰顯了我們黨矢志不渝推進法治建設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志,必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布局中更好發揮法治保障作用。

一、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新部署新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作出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真理光芒,凝結著我們黨對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深邃思考,蘊含著強大的政治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精神力量,為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這一重大命題,強調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入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成功實踐和豐富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體系和思想寶庫。一是標志我們黨對法治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高度。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為專章專門部署,這在黨的代表大會史上還是第一次,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人類社會法治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布局上具有重大標志性意義。二是昭示全面依法治國發展進入新階段。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對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作出總體判斷,全面依法治國已經邁入全面建設、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三是賦予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新使命。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創新發展,全面依法治國的責任更大、任務更重。四是實現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立場新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工作,進一步宣示全面依法治國的中心目的,進一步發展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五是明確新時代法治工作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進一步把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具體化、實踐化,著力推動實現國家治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持續深化學習宣傳貫徹工作,持續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原創性貢獻的研究闡釋,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指導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工作高質量發展。

(二)深刻領會過去五年和新時代十年法治中國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以較大篇幅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作了系統總結,即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這些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新時代這十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全面依法治國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展現出蓬勃生機和活力,鑄就形成原創性思想、推進變革性實踐、實現突破性進展、取得標志性成果的十年。我們要始終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正確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不斷開辟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三)深刻領會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地位作用。全面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保障性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這是繼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黨的十九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后,對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地位和作用的又一次鄭重宣示,深刻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國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夯實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坐標定位。100多年來,我們黨對法治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探索不斷進步、不斷深化。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推進新民主主義法制建設,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提出加強革命法制;從1956年黨的八大提出“加強人民民主的法制,鞏固社會主義建設的秩序”,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從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2022年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充分彰顯我們黨追求法治、推進法治、厲行法治的決心意志。我們要從推動國家治理深刻革命的戰略高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規律性認識,更加注重運用法治方式、法治力量,推動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四)深刻領會新時代新征程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了宏觀展望,確定了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和未來五年的主要目標任務,明確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作為未來五年主要目標任務之一,并在黨的十九大基礎上再次重申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總體目標要求,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擘畫了宏偉藍圖、確立了奮斗方向。確定這些目標任務,綜合考慮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法治建設總體進程、人民群眾需求變化等因素,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安排相適應,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相協同。為實現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奮斗目標,黨中央制定了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并計劃按照2020年—2025年、2026年—2030年、2031年—2035年的階段安排,用三個五年左右的周期起草三套規劃綱要,梯次縱深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我們要錨定黨的二十大對法治中國建設確定的目標任務,把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相結合,把全面推進和突出重點相結合,研究謀劃貫徹落實工作,明確時間表、施工圖、任務書,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落地見效。

(五)深刻領會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全面部署,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部分,圍繞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共提出了19項重點任務,對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部署。這些重點任務與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成就經驗相貫通、相銜接,有的是對需要持續推進的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進,有的是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有近期的、中期的,也有長期的,涵蓋了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重點環節。我們要緊密圍繞落實黨的二十大的整體戰略部署、緊密結合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全面領會把握這些重大戰略部署,有針對性地拿出落實方案,轉化為推進法治建設的具體思路和實際行動,堅決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六)深刻領會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新部署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通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通篇貫穿習近平法治思想,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部署了40多項法治建設的重點任務。比如,在第四部分“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提出了“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等7項重點任務,在第六部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中,提出了“建設好基層立法聯系點”“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等4項重點任務,在第十一部分“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中,提出了“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等9項重點任務。這些重點任務充分說明我們黨更加注重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法治力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挑戰、防范風險。我們要統籌“兩個大局”、胸懷“國之大者”,找準結合點和切入點,充分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推動國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加快實現國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法治化。

二、深刻理解在黨和國家事業布局中突出法治保障工作的重大意義

黨的二十大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在黨和國家事業布局中突出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法治保障、國家安全工作。在謀劃和部署新征程新任務時,通篇貫穿著法治精神、法治元素、法治色彩,將法治貫穿于“中國之治”各環節、各領域,將法治保障與教育科技人才支撐、國家安全工作并列專章部署,這既是黨中央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地位作用不斷凸顯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更是從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環境出發提出的新的戰略任務和戰略要求,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歷史意義。

第一,這是新時代更好發揮全面依法治國地位作用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國,貫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個領域,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這“三個關系”充分說明了全面依法治國在治國理政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保障性地位。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是我們黨執政的基本方式。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要善于用法治維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在現代化建設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用法治保障人民合法權益和人民美好生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二,這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法律作為治國之重器,把法治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作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行專題研究部署,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出臺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全面依法治國頂層設計基本形成,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重大進展。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以高質量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以法治助推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提升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取得顯著成效。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既是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的十年,更是法治建設對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發揮重大保障作用的十年。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始終秉持法律這個準繩、用好法治這個治國理政基本方式,立善法于天下、行法治于始終,不斷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

第三,這是新時代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經過新時代十年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法律規范體系還不夠完備,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相關法律制度存在薄弱點和空白區;一些地方“運動式”“一刀切”執法問題仍時有發生,個別地方疫情防控反應過度、層層加碼;司法不公、違法不究等問題仍然存在,嚴重損害法治權威,嚴重影響社會公平正義;涉外法治亟待加強,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尚未實現協同推進,等等,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仍然任重道遠、任務艱巨繁重。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沒有全面依法治國,我們就治不好國、理不好政,我們的戰略布局就會落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我們必須把突出法治保障作用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來把握、來推進,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發揮全面依法治國在“兩個布局”中的保障、支撐作用,努力使整個國家和社會在法治的軌道上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第四,這是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的戰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鄭重宣告了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豪邁激昂的動員號召,也是偉大光榮的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能輕輕松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可能一帆風順,需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要考驗。當前,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繞不過,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隨時可能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際國內環境越是復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發揚斗爭精神,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更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保駕護航。

三、充分發揮法治在黨和國家事業布局中的保障作用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特別是新時代十年的奮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信心百倍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全面依法治國已經從舉旗定向、夯基壘臺、立柱架梁邁向全面建設、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著眼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更好適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更好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黨和國家事業的健康發展、永續發展。

第一,聚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制度保障,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任務,必須持續以高質量立法保障高質量發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要聚焦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進一步推進黨的領導入法入規,在重要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貫徹落實黨的領導的有關內容,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維護和鞏固根本領導制度。要加快制定修改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急需的法律制度,維護和鞏固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文化制度、根本社會治理制度、根本軍事制度,將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的成功經驗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來。要研究制定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規劃,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立法要求,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等重要領域立法,著力推進數字經濟、平臺監管、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領域立法,不斷增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

第二,聚焦全面依法治國的薄弱環節,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方面。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取得歷史性成就,同時也要看到法治建設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還有不少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法治領域改革還沒有完全到位是重要原因,執法司法體制機制有待完善,全社會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有待提升。要以發展的眼光、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做好法治領域改革評估工作,找準難點堵點,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亂收費、“運動式”“一刀切”執法等突出問題,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加強對重大法治事件督察工作,把握立足事件“小切口”、做好法治“大文章”的工作導向,重點關注涉及制度機制、職能邊界等地方部門難以解決的頑瘴痼疾開展法治督察,以點帶面推動解決問題。要圍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健全黨領導涉外法治工作的體制機制,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完善涉外執法司法標準和程序,突出抓好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增強涉外法治斗爭能力,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第三,聚焦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黨的二十大對法治工作的新要求,是對“全面依法治國”中“全面”的進一步深化,對更好發揮法治作用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協同性提出的新課題。要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運用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全面實施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緊密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細化實化落實舉措和成果形式,倒排時間表、施工圖,堅決防止“一規劃兩綱要”成為落不下來的“空中樓閣”,特別是加快實現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以深入推進示范創建和責任督察為抓手,推動更多地區更多領域法治政府建設突破發展。要把提升領導干部法治理念和法治素養擺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優化完善法治考核制度,強化考核結果運用,研究建立法治考核與選人用人、職務晉升聯動掛鉤的工作機制,更好地運用考核評價“指揮棒”,將法治建設“軟任務”變成“硬指標”,把“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發揮出來。要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研究制定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意見舉措,系統研究闡釋、總結提煉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具體內容、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引導國家工作人員率先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第四,聚焦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法治現代化保障中國式現代化。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一個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部署中,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和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揮重要規范、引領、保障作用。要深入研究推進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重大意義、本質特征、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加快推進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上用力,在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上用力,在法治軌道上促進各方面制度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開辟良法善治新境界。要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出發,立足中國實際、扎根中國文化、解決中國問題,探索建立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有別于西方法治評估模式的法治評估體系,用指標說話,用成就證明,切實提升中國法治建設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要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緊扣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研究法治服務和保障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方法和措施,始終在法治軌道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推動綠色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作者系中央依法治國辦組成人員,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責任編輯:韓新春